> 日记经验 > 正文

中国读博期间的奖学金(中国读博要几年)

时间:2023-12-01 08:00:05

中国读博期间的奖学金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北大读博每年将获2.46万元奖学金,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本文目录:

北大读博每年将获2.46万元奖学金

一名学生在现场翻阅资料。昨日,北京大学内举行研究生咨询日活动。
从2007年起就读北大的博士生,将100%获得学业奖学金,其中每年可获24600元;2007年入学的硕士生将有90%以上的学生获得学业奖学金。在昨天的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咨询日上,北大研究生院负责人公布了该校明年试点改革的内容。  
博士一等奖学金获奖比例为10%-20%
北大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招生年度将执行改革后的新政策,学校将加大投入,统筹国家拨款、学校专项经费、原系配套经费、导师资助经费以及社会捐赠等资源,设立奖学金和包括助研、助教、助管津贴在内的助学金,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
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生玉海介绍,设立的学业奖学金,参照了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研究生奖学金设置办法,包含培养费(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博士生获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为100%,其中,一等奖学金的获奖比例为10%-20%;硕士生覆盖面为90%以上。而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9类研究生不在此之列。除了学业奖学金外,还有30多项专项奖学金。
北大2007级研究生奖学金目录上显示,很多院系、很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获奖比例也同样是100%.北大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魏志义表示,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三等奖学金就相当于改革前自费生一年的学费。
每年为研究生设立数百助教岗位
生玉海还介绍,每年学校还将为研究生设立650-750个助教岗位,津贴标准为每月800元,每年发放10个月以上;每年还有2000个助研岗位,博士生的标准每月不低于450元,硕士生每月不低于300元;而助管岗位则一般是每月800元。
“在入学选拔、发放通知书时,学生就会知道自己获得什么级别的学业奖学金,第二年可能根据学业情况会有变化。无论如何,在学年报到时,学生可用学业奖学金冲抵学费。“生玉海说,在试点改革的高校中,奖学金的发放,综合类和理工类院校会有所不同,同时和学校财力也有一定关系,但是改革后的政策将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
针对是否取消公费的说法,生玉海说,不存在取消公费还是自费的问题,因为改革的实质部分不在于公费自费,因为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都属于国家、学校或者社会提供给学生的,改革的关键是培养机制问题。
相关新闻
明年10所高校进行试点改革
包括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
在昨天的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咨询会上,北大、浙大、复旦等6所2007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高校亮相。几所高校试点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研究生学费、奖学金和助学机制的改革。
记者从昨天的咨询会上获悉,2007年将有10所高校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试点改革,参加咨询会的北大、浙大、复旦、上海交大、同济、西安交大等6所均在此之列,其他4所高校为清华、中国农大、华中科技、哈工大。
西安交大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肖胜利介绍,国家虽然没有相关政策出台,只是有一个大的指导思想,试点学校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具体操作,比如,奖学金数目和比例上会有一些差别,助学形式上也会有不同。但是,改革后的机制,肯定大幅度提高在校研究生的待遇,减轻他们的负担,从而更有利于学习研究和人才培养。
由于参加咨询会的大部分试点改革高校,学费、奖学金和助学的标准和具体实施措施都还正在研究当中,如复旦、同济、浙大、上海交大等,2007年的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都没有出来,只好带来了2006年的招生简章供咨询者参考。
医学研究生初试科目“瘦身”
明年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初试科目由四门变成三门
北大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昨天发布消息,2007年,国家教育部门调整了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三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和内容,由原来的四门考试变成了三门。
两门专业科目改成了一门专业基础综合
今年教育部对初试科目进行了改革,调整了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三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和内容。初试科目由原来的四门变成了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原来的两门专业科目改成了一门专业基础综合)三门。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科目的满分分值仍各为100分,专业基础综合科目满分为300分。
北大明年招生新增9个硕士专业
北大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还介绍,北大2007年招生新增了6个博士专业和9个硕士专业。新增招生的博士专业有经济学院的财政学(含:税收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学等。新增招生的硕士专业有: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法学(商法)、社会学(女性学)等。
负责人还介绍,2007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记者 吴狄 郭铁流 摄)

中国读博期间的奖学金

博士有工资和补贴么

博士有工资和补贴。
博士分为在职博士和全日制博士。如果是在职博士,一般要与原工作单位签订协议,由原工作单位按时发放工资。如果是全日制博士,可以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助学金根据省份、学校的不同,数额也有所不同;除了助学金以外,大部分院校都建立了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用于表彰优秀博士研究生。
除了助学金、奖学金,博士研究生通过做科研、做项目,还可以获得项目分成。分成的多少与项目大小有关,也与学校和课题组的分成规则有关。
一、读博士期间有没有工资
1、如果是读在职博士研究生,一般要与原工作单位签订协议,由原工作单位按时发放工资。
2、如果是读全日制的博士研究生,可以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助学金根据省份、学校的不同,数额也有所不同,一般每年在12000元左右,另外,大部分院校都建立了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用于表彰优秀博士研究生。
二、博士待遇怎么样
毕业后博士的就业单位不同,所得的薪资待遇也不同:
在高校,基本工资比较低,月薪在5—6K左右,但是福利待遇非常好,。博士入职高校除了正常工资外,大多都会有安家费、科研启动金以及各种补贴,安家费在5万—25万,科研启动金在1万—5万左右,每月会有一些补贴,一年10w+。视就业学校的水平和地区而定。
高校依然分教授,讲师,师资博后,行政人员等等级别,依照级别的不同,待遇也有所差别;并且现在的高校基本上会有职称晋升和发文数量的要求,科研任务达不到就解聘。
在研究所,博士一年收入10-20w,有编制,有福利房,工作稳定,但是研究所的生活比较枯燥,一般都是对科研事业十分热爱的博士毕业生选择。
去国企和事业单位,工资基本上还是按照国家标准,博士工资相对于硕士只高1-2K,但是福利待遇不一样,博士有单独的公寓,晋升空间也大一些。比如医学本科和硕士只能进县市级医院,但是博士可以直接进省级医院。
在党政机关,硕士转正是副科待遇,博士转正是正科待遇,具体薪资视单位情况而定;有些地方自行出台所谓人才政策,博士转正直接挂副处,惹来很多争议。
在外企和私企,博士毕业生的工资基本是本科生的3倍,硕士生的2倍,相关的科研资金也在百万级别,特别是名校毕业的博士,在一线城市工作月薪上万是不成问题的。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2017)》(三十九)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继续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民族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教育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民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老龄办、中国残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2017年主要支出政策:教育方面。从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继续开展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支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落实好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加快推进教育脱贫攻坚。

博士每个月补助大概多少

博士是最高级别的学位,考上博士,就意味着一只脚跨入了科研的大门!作为象牙塔最尖端的一小撮人,博士生深受众人的羡慕,但他们的生活却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光鲜。
      1)“月薪”1500元
      在某网站的“领导留言板”中,一位山东网友建言:山东省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人才是主要动力,而博士是未来高精尖产业的主要人群。但二十七八岁、三十多岁的博士研究生,每个月只有1500的补助,生活压力很大,而且省内没有针对博士生的科研基金项目可供申请,强烈建议省里对博士研究生多一些关怀,增加省级助学金、奖学金和在校生的科研基金。
      博士生每月补助只有1500元,这个标准远远低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连部分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确实太低了。
      当然,我们要承认,这个补助水平是符合国家要求的。按照相关规定,中央高校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可是,现在生活成本这么高,每月仅1500元的补助,别说衣食无忧,就是正常的吃喝都很难保障。我们天天高呼“重视人才,重视科研”,但对这群顶尖科研人才如此“抠门”,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2)未富先老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再到大学,然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了读博的时候,年龄起码在25岁以上,很多在读博士的年龄是在30岁左右。如果考虑延期问题,在读博士的年龄就更大了。
      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博士延期毕业,不仅更“老”了,也意味着可能无法领取国家补助了,每月失去仅有的1500元“薪资”,日子怎么过得下去?
      许多在读博士的生活经历,诠释了什么叫“未富先老”!他们如果不读博士,可能早就成家立业了,每月拿着足够多的薪水,周末陪着老婆、孩子。然而因为读了博士,他们照顾不了家庭,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和能力成立家庭,在这个年龄过着困顿的日子,未富先老。
      补助太少,生活就要靠父母接济。大家想象一下,一个30岁左右的博士生,收入很低或者没有收入,但每天要在实验室忙到凌晨,心情会是怎样的郁闷?据《自然》2021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690名中国博士受访者中,40%的人表示他们曾因抑郁、焦虑而去寻求心理帮助,然而仅有10%的人认为自己从所在的学校或科研院所得到了有效的帮助。
      3)加薪、加薪、加薪
      如今是市场经济社会,想让优秀的科研人才有尊严,就要让他们有与之匹配的薪资。我们强调尊重人才,重视科技,就应该给博士生们加薪。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安心科研工作,也能产生正面引导作用,促使更多的有志青年走上科研之路。
      可能有人会说,在读博士的身份是学生,他们的薪资可以低一点。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为学生提供高薪,国家没有这个能力,学校没有这个能力,也确实没有这个必要。但我们要知道,在读博士不仅仅是学生,他们更是“科研工作的参与者”,甚至是“科研工作的主导者”,他们配合导师开展各种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不少在读博士的科研成果具有国际影响力,因此我们不能把在读博士当成纯粹的学生来看,不能让他们领着学生的补助,干着科研工作者的活。
      好在部分高校已经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逐步提升在读博士的“薪资”水平。
      北京大学今年会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岗位奖学金体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资助水平。在北大法学院,获得校长奖学金的博士生可获得7万/年的资助,助教和思政岗位奖学金也达到了5.5万/年。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每生每年基本奖助学金(学校+院校)在5万元上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工科基金和科研基金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额度约为5万元/年;华南理工大学明确博士生最低资助标准为58200元/年,平均每个月将近5000元;一些中部地区高校也将博士补贴上调至6000元以上/月。
      不过,大多数高校的进展仍然比较缓慢,我们不能太乐观,未来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内在读博士的补助如何?不同学校之间差距大吗?

我试着谈这个问题。
从2014年起,我国对硕士、博士培养中的收学费机制进行了调整。总括讲:学费是学费,资助是资助,收支两条线运行,各走各路。但资助资金可以充冲学费。
1.收学费情况。
在2014年春季学期之前,录取的博士生为公费性质,本人不再交学费。之后,国家制定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有关规定。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研究生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综合考虑培养层次、学习方式、学科特点、专业属性、办学质量、当地物价水平及受教育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培养单位、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可以有所区别。
而博士生又分为两类,分别为统招全日制博士,即通常意义上的招考博士;还有一种,为在职博士或定向培养博士。后一类为在职人员读博,不详细说。
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在具体执行上,虽然各大学、科研机构区别不同专业,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在8000元-10000元/学年之间。
2.博士生资助项目
1)国家助学金:在2014-2016年期间,博士研究生国家资助标准为10000-12000元之间。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国家决定:提高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从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0元提高到不低于13000元(具体标准由省级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确定);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养机构依照执行。
2)学校、导师资助情况
这一部分各高校差别很大,有的很高,一年20000元/年,有的极少,1000-2000元的也有。主要是根据学校的经济实力和所从事的行业,由学校自主确定。一般来说,理科、工科、经济类高一些,纯文科性质的少一些。
与学校资助类似,导师资助其实与导师本人是否有科研项目、本人知名度高度相关,还与导师是否舍得给自己的科研助手花钱也有很大关系。据我了解,最高能达到4000元/月左右,少的400-500元/月的也不乏其人。不能一概而论。
除此之外,国家还给博士生们提供国家奖学金、助学贷款、各学校“三助一辅”资助、 社会 奖学金资助,以帮助博士们完成学业,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需要强调的是:博士生要交纳的学费和国家助学金,一旦录取,基本上是确定的。学校、院系、导师资助差别极大,都与学校层次、已有科研项目、导师知名度关系极大,有很高的,有一般的,也有聊胜于无的。国家奖学金只奖励优秀博士生, 社会 奖学金则体现的是学校知名度或筹款能力,“三助一辅”是在校内提供辅导岗位,类似于勤工俭学。
对于博士来说的话,补助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吧。当然补助的多少还是要看学校的,在我们国家博士几乎全部都是公费生,而硕士一般来说有公费也有自费。而且硕士生来说的话,自费的比例是远高于公费的,对于博士来说每个月大致有1000~2000不等的补助。全国的高校基本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当然也有个别学校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博士的主要收入还是看导师给多少,在高校里一般管自己导师都叫老板。有些导师的手里有一些比较大的课题跟着导师完成课题,导师会根据情况发一部分相应的酬劳,一般来说自然科学类专业要比人文科学类专业给的酬劳要高,这也是跟课题有关系的,一般在我们国家来说,一些自然科学类课题给的科研经费也是比较多的,所以老板手里都比较有钱,能给到自己研究生手里,也相应的多一些,另外再就是看学校好的学校,也能更容易拿到高级别的课题,相应的科研经费也就更多一点,分到研究生手里的话也会更多一点,不过话又说回来,给多给少都是看老板的心情,当然这个老板是打引号的。
以个人为例。
个人是东南大学在读博士。
东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如下分为三个方面:
1、学业奖学金
第一年与入学学费等同,第二年及其以后分为一二三等,奖金分别是1.8,1.4,1.0万。
2、国家助学金
每个月2100,一年十个月,这个应该全国统一。
3、实验室补助
这个800每月,可能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实验室有很大的差异。
4、教育基金会奖学金以及其它各项奖学金
这种一般是由学校毕业的师兄们设立的也有的是各领域的大牛设立的,用以鼓励师弟师妹们好好学习的。
也有很多是企业设立的奖学金,名目繁多。这种多数针对的是某个学院。
一般学校越好,这种奖学金项目越多,奖金越高。
以上三项,前两项基本相同,最后一项则根据实验室和学校的不同差异较大。
综上博士的奖助学金基本上够生活费,但是如果想要有更高端的消费,没有。
以上。
南方某211,别人咱也不懂,自己的,国家一个月0.13w,老板一个月0.2w,学费1w一年(老板交),住宿费0.3w一年(单间),学业奖学金全覆盖(1.5/1/0.5),国奖全部博士一起评3名额(3w),学校文章奖励取消,组内一二区奖励有一点,花销挺大,食堂又贵又难吃,米饭一两竟然五毛(北方人基本四两),荤菜六块起步(四片肉),水电正常价,网30一月,热水洗澡平均一块五,日子过的还是清苦,但是为了自己,为了科研能做出点成果,坚持吧。
一般补助都不错,能够保证基本生活,但是离散性很大,范围是几百到几千。
一般中科院和研究所补助比较高,可以达到几千,甚至一万。
高校一般相对比较低一点,这里面有个特点是好学校和双非补助都挺高,好学校不差钱所以发的也多,差学校要提高待遇才能招到人。尴尬的是不上不下那些学校,补助一般比较少,比如末流985。
所以单看补助,差别很大!
国内博士国家目前给的是每月1500元,另外,每个学校和导师也会给学生一部分,当然,不同学校和老师给的差别是挺大的。
一般学校和导师几乎不给,所以到手的就是国家给的部分。有的学校不给,但导师会每月发固定的几百,综合起来一个月也就2000元左右。还有的学校会和导师一起每月发几千,加上国家给的部分一个月到手有四五千,这些学校往往都是比较好的985或者211,因为老师的项目也多。
所以,综合起来,不同学校差别还是非常明显的。建议考博一定要考好一点的学校,不仅仅是收入高,最重要的是科研实力非常好,对以后进入高校特别好。在好的大学,科研氛围好,对你的影响真的非常大,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也有其他学校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大致谈一下。
我们学籍是中科院大学的,在上海研究所培养,跟高校的博士可能不太一样。
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读博期间,可以有几部分收入,助研津贴,导师补助,研究所补助,奖学金等,一个月大致3000多,有些同学比较厉害,每个月可以到4000多,因为导师补助的需要根据你的情况分不同等级发给你。而且不同老师的科研情况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待遇是不同的。比如有些课题组当年有很好的成果,而且经费也允许,每年学生也可以拿到年终奖,几千不等,有些甚至可以拿到接近一万块。当然,这跟你的能力还是有关系的。有些同学可能成果出来的慢,课题组经费有限,就没有那么多收入了。
如果你可以出国交流一年,你可能会拿到母校和国外学校的双份补助,我有同学就是这样,读博下来攒了几万块钱。
但据我了解,高校的里可能就相对于研究所来说就没那么多补助了。以前听复旦读博的本科室友说,她那儿每个月2000多,最多3000一个月吧,具体我不记得数字了,但是比研究所的同学要少一些。但是不同的导师,科研经费及情况都不同,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了。
如果你有兴趣读博,是自己爱做的事也,有机会,能到好的老师手下学习,鼓励!fighting!!!
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某博士生为例,据了解该博士生每月从国家领取补贴1250元,学校每月补贴1000元,校方要求导师每月给学生1200元,国家重点实验室每月补贴600元,因此每月大概有4000元的固定收入。
根据课题组的不同,部分老师还会发放一笔年终奖金,几千到几万不等。如果还能拿下各类奖学金,又能多几千块钱。
因此,一个博士生补贴最低大约5万/年,最高可达10万/年。
博士研究生国家每月补贴1200元,学校每月补贴800元,每年按照10个月发放。所以每月基本两千,每年2w。博士国家奖学金是3w。再其他的收入就看所在学校和导师的情况了,一般好的学校985,211等补贴会更多一些。

考博士奖学金多少?

研究生第一年入学奖助金等级依据考研成绩而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可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

随着国家取消了公费读研这一政策,相应的国家也增加了奖助政策。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奖助学金有:国家奖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多种方式并举。

奖学金简介:

奖学金分两种:一是国家奖学金,另一种是学校的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发放的,学业奖学金是学校发放的。他们的评选规则也是不一样的,国家奖学金覆盖面儿比较少,金额为两万元。主要是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这个国家奖学金,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无缘的,所以这里不做赘述。

学业奖学金在不同大学校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学校是百分之百覆盖的,它们分为一等二等三等这三个档次,学业奖学金的评选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综合测评比较复杂,人为操控因素比较多,比如说参加一些学生活动会加分。

所以学业奖学金的评选是比较残酷的。不同的学校学业奖学金的金额也是不同的,有的学校一等奖学金8000,二等奖学金6000,三等奖学金4000。也有的学校学业奖学金,并不是百分之百覆盖。